# 第 61 章:治理难题---

赵宇在解决地方风俗带来的困扰后,又面临着诸多治理难题,这些难题犹如一道道沟壑横亘在他前行的道路上,亟待他去跨越。

当地的农田灌溉系统年久失修,每到旱季,许多农田都因缺水而干涸,庄稼收成锐减。赵宇亲自带着衙役和一些村民去查看灌溉水渠。只见水渠里淤泥堆积,多处堤坝出现裂缝,水根本无法顺畅地流到田间。

赵宇皱着眉头,对身边的一位老农说道:“李伯,这水渠如此破败,为何一直未曾修缮?”

李伯无奈地叹了口气:“大人,这修缮水渠需要不少钱财和人力啊。咱这地方本就不富裕,之前的官员也都只是嘴上说说,从未真正付诸行动。而且这水渠涉及到好几个村子的田地,大家在如何分配人力和费用上也一直达不成共识。”

赵宇沉思片刻,说道:“李伯,这灌溉之事关系到大家的生计,不能再拖。我会从府衙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启动,然后号召各村村民按田亩数量出人力,至于费用缺口,我再去与乡绅们商议,让他们也出一份力。”

李伯有些担忧地说:“大人,这能行得通吗?那些乡绅们可都精着呢,未必肯掏钱。”

赵宇眼神坚定:“此事关乎地方发展,我会尽力说服他们。若他们能为百姓做些实事,日后在其他事务上,我也定会考虑他们的利益。”

在着手解决灌溉问题的同时,赵宇发现当地的治安状况也十分堪忧。除了之前提到的盗贼侵扰,城中还有一些地痞流氓横行霸道,百姓们敢怒不敢言。

一日,城中的一位商户张老板前来告状。张老板满脸气愤地说:“大人,您可得为我做主啊!我店里昨日来了几个地痞,不仅抢走了货物,还打伤了我的伙计。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!”

赵宇安抚道:“张老板,你先莫急。我定会将这些恶徒绳之以法。你可还记得他们的模样和特征?”

张老板努力回忆着:“为首的那个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,穿着一件黑色的短衣,其他人都跟着他起哄。他们经常在城东边的那片破旧房子里出没。”

赵宇立刻吩咐衙役:“去把陈捕头叫来,让他带人去城东边搜查,一定要将这些地痞捉拿归案。”

陈捕头是个经验丰富但有些鲁莽的人。他带着衙役们匆匆赶到城东,却不小心打草惊蛇,那些地痞提前得到消息,四散而逃。陈捕头只抓到了几个小喽啰。

陈捕头一脸懊恼地回来向赵宇复命:“大人,都怪属下办事不力,让那些主犯跑了。”

赵宇并没有责怪他,而是说道:“陈捕头,莫要气馁。这地痞在城中盘踞已久,要彻底铲除并非易事。你先审审这几个小喽啰,看看能不能问出些有用的线索,比如他们的头目藏在哪里,还有没有其他同伙。”

陈捕头领命而去。经过一番审讯,小喽啰们供出了他们头目的藏身之处以及一些其他恶行。原来,这个头目与城中的一些官员还有勾结,这也是他能在城中横行无忌的原因之一。

赵宇得知这个消息后,心中暗暗吃惊。他知道要彻底整治治安,不仅要对付这些地痞流氓,还要清理官场中的腐败现象。

他找来师爷王启,商议道:“王师爷,这城中治安之乱,背后竟有官场之人作祟。你看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
王启是个心思缜密的人,他思索片刻后说:“大人,此事需谨慎处理。我们先暗中收集证据,将那些与地痞勾结的官员的罪行一一罗列,然后再上报朝廷,请求朝廷派人来一同查办。这样既能避免打草惊蛇,又能保证公正执法。”

赵宇点头赞同:“王师爷此计甚妙。只是这收集证据的过程需万分小心,不能让他们有所察觉。”

在处理这些治理难题的过程中,赵宇常常忙得废寝忘食。柳云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

一天晚上,柳云端着一碗热汤走进书房,看到赵宇还在埋头批阅公文,轻声说道:“赵宇,你先歇一歇,喝口汤吧。这治理之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,你可别累坏了身子。”

赵宇抬起头,感激地看着柳云:“娘子,我知道你心疼我。但这些问题不解决,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。我身为地方官员,责无旁贷。”

柳云坐在他身边,说道:“我明白你的心思。只是你也要注意方法,不要一个人硬扛着。你还有我,还有身边的这些人,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。”

赵宇握住柳云的手:“娘子,有你在我身边,我心里踏实多了。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这地方定会慢慢变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