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第 73 章:内部矛盾---

随着优质人才赵轩的加入,公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,也如同一艘在航行中不断调整结构的大船,新老员工之间开始泛起了一些内部矛盾的涟漪。

公司新接了一个重要项目,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。在项目分配任务的会议上,矛盾初现端倪。老员工们凭借多年的经验,认为应该按照传统的分工模式,各自负责熟悉的板块。而新员工们则受新观念的影响,提出了跨部门合作、灵活分工的方案,希望能够打破部门壁垒,提高效率。

老员工代表张姐皱着眉头说道:“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分工的,这样各部门各司其职,不容易出错。你们这些新想法虽然听起来不错,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乱成一团。”

新员工小王不甘示弱地回应:“张姐,时代在变,我们不能总是守着旧方法。跨部门合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交流信息,避免重复劳动,还能激发更多的创意。”

双方各执一词,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。程阳坐在会议桌的首位,认真倾听着双方的意见,表情凝重。他深知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,如何平衡并化解矛盾,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这时,赵轩站了起来,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沉稳:“大家先别激动。我理解张姐担心的稳定性问题,也明白小王追求创新的想法。其实我们可以综合一下,在大的分工框架上,保留部分传统分工,确保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。同时,挑选一些关键环节进行跨部门小组合作,让新老员工搭配,互相学习,这样既能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优势,又能给新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。”

程阳微微点头,对赵轩的提议表示认可:“赵轩这个想法很不错。我们可以先尝试在这个项目中设立几个试点小组,看看效果如何。大家觉得呢?”

张姐沉思片刻后,缓缓说道:“程总,既然您都这么说了,那可以试试。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会影响项目进度。”

程阳笑着安慰道:“张姐,我理解你的顾虑。但我们也要给新方法一个机会,在实施过程中,大家多沟通交流,如果出现问题,及时调整。”

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由于新老员工的工作习惯和节奏不同,在小组合作中产生了不少摩擦。

老员工李哥是个严谨细致的人,做事喜欢按部就班。他对新员工的一些跳跃性思维和快速工作方式很不适应,忍不住抱怨道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,做事太毛躁了,一点都不踏实。这样下去怎么能保证工作质量?”

新员工小刘则觉得李哥过于保守,反驳道:“李哥,我们这是为了提高效率。如果总是像您这样慢吞吞的,项目什么时候才能完成?”

两人的争吵引来了其他同事的围观,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。程阳得知后,迅速赶到现场。

他看着情绪激动的两人,严肃地说:“都别吵了!在这个项目里,我们是一个团队,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。李哥,小刘他们的新方法虽然快,但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,你经验丰富,要多给他们把把关。小刘,你也要尊重李哥的经验,多听听他的意见,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。”

在程阳的调解下,两人都冷静了下来。但这件事也让程阳意识到,仅仅解决表面的矛盾是不够的,还需要从根本上促进新老员工之间的理解与融合。

于是,程阳决定组织一系列的团队建设活动。在一次户外拓展活动中,大家一起完成各种挑战任务。在攀爬绳索的项目里,老员工们凭借着较强的体力和耐力,率先示范,为新员工们提供了技巧和经验。而在创意搭建的任务中,新员工们则充分发挥想象力,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方案,让老员工们眼前一亮。

活动结束后,张姐笑着对小王说:“小王啊,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你们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,以后在工作中,你们可得多教教我这些新东西。”

小王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张姐,您别这么说。我也从您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严谨态度。”

看着新老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,程阳心中松了一口气。但他也明白,要想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,还需要不断地关注和调和内部矛盾,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工作环境。

程阳对赵轩说:“这次内部矛盾的处理虽然暂时告一段落,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以后在团队建设方面,你有什么好的想法,随时跟我说。”

赵轩点头应道:“程总,我会的。我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