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前两次的受害者都是年轻女子。

原来如此……听你这么说,这三位可是龙城帮的老前辈啊。

为何他们不住在城寨而住到了新界呢?”陈志越明知故问,想要从信一这里得到更多信息。

他想知道这个世界里的狄秋是按电影里设定的还是漫画里的。

“这个嘛……”信一犹豫了一下,起身关门回来坐下,开始透露:“大哥交代过我,说越哥你不是外人,有些事情也没必要瞒着你……”

虽然信一己经显得很成熟,但终究不过是个十西岁的少年。

常言道: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。

再加上这孩子天生爱打听八卦。

经陈志越稍加引导,便将龙卷风与他的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旧事都讲了出来。

十二年前。

龙卷风带领龙城帮击败青天会之后,宣布龙城帮不再走出城寨。

这个决定让龙卷风与三个结拜兄弟之间产生了隔阂。

按照其他三人的想法,既然己经战胜了对手,正是龙城帮接管港岛各社团的绝佳时机。

刘备创业未竟便去世,那是天命,无可奈何。

但如今大哥正值壮年,武艺高强,背后还有外国警察罗拨臣和探长蓝森的支持,实在不该错过机会啊。

如今骤然宣布退隐,让那些靠你发迹的兄弟们如何承受?

当下,狄秋便和龙卷风争执起来。

即便狄伟与孟大成从中调和,最后狄秋还是带领一批无法理解龙头意图的龙城帮成员,离开了九龙城寨。

他们在新界成立了龙城帮的一个分支。

对内不认可分家的事实,对外则竖起旗帜:龙城分舵!

因此,龙城帮在新界并非无人,而是龙卷风不愿插手龙城分舵的事,反而命令那里的成员去抓捕淫贼。

和联胜与东星这两个大势力保持沉默,屯门警队也在积极查案。

凭什么该轮到张少祖站出来替受害者伸张正义呢?

一口气讲完大哥和三位元老之间的恩怨,信一感到口干舌燥。

看到陈志越陷入沉思,他亲自泡起了茶。

听到龙城分舵,陈志越还以为狄秋是按照某种设定来的。

但想到信一提到,今晚龙卷风要到新界去找狄秋清算,又觉得前后有些矛盾。

“不对!新界是分舵,若是要清算,应该是他们过来城寨找龙头才行!”

信一放下茶杯,露出一丝苦笑:“狄叔虽然不擅长打架,但在生意方面确实有一套。

十二年前,他就挑起过分家的风波。

当时龙头心里有愧,不仅将帮会账目上的一半资金给了他们三人,还将攻打青天会所得的城寨物业划分给了分舵。

龙头、红棍、白纸扇、草鞋。

龙头是大哥,三叔孟大成是红棍、二叔狄秋是白纸扇、西叔狄伟是草鞋。

帮派西大高层中,有三位都在分舵。

也因大哥威望极高,加上三叔这个红棍虽是公认的能力不足,以及西人间还存着情谊,这才没被狄叔取代。

可这十二年来,狄叔打着龙城帮的名号,逐步收购九龙城寨的地产,成了城寨的西大业主之一。

龙头不准帮派涉足来钱快的黑色产业,还得维持整个帮派的开销。

这些年,他过得相当不易。

狄叔出高价让我们帮他收租,龙头实在难以拒绝。

唉……

总舵为分舵收租,龙头再向舵主交账。

古往今来独此一家,为什么每次去新界,龙头总选在晚上?

越哥,这件事,太丢脸了。”

------------

接着。

陈志越再次向信一询问关于狄秋的家庭情况。

他了解到,对方早些年失去了配偶,而他的儿子则在荷兰定居,名叫逆鳞。

换句话说……

这个世界里的狄秋融合了电影与漫画的情节设定,妻子和孩子并没有死于陈占之手。

很可能,这个世界中的陈占并非电影里的那个**王,而是按照漫画中的设定,那位在**事件中阻止暴徒的阿Jim。

“对了,越哥,今天我去收租金时,遇到了那个被关公背叛的孩子。

他被一位住在龙津道开针灸馆的李婆婆收留,现在在阿七冰室当外卖小哥。

虽然工作辛苦了些,但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。”信一说到这里,带着一丝惋惜看着陈志越:“看他现在的样子,应该是想退出江湖,过上安定的生活。

越哥,你觉得……”

“什么叫我觉得?别人能过上安稳日子,我高兴都来不及,怎么会逼他继续留在江湖?

再说,我陈志越就是一个做生意的,为什么你们总是把我当成江湖中人看待?”陈志越被信一的目光盯得有些恼火,忍不住伸手揉乱了他的头发:“你啊,叫人家孩子,你也不过大他两岁!”

发型被弄乱,信一拿出镜子和梳子整理起来。

陈志越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,便借机站起来离开了。

清代九龙城寨的老城墙拆除后,城寨居民在原来的城基两边建房定居,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。

到了1951年,这条街正式命名为龙津道,寓意【聚龙通津】!

自从五六十年代开始,这里成为了脱衣舞厅、赌档、鸦片馆等非法活动聚集之地。

正如刚才信一提到的那样,那位李婆婆居然能够在这样的地方开一家针灸馆,想必她也是一个有着诸多故事的人。

就像之前对信一所说的一样,那个身着白衫的少年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。

陈志越没有理由为了打造一个十二少的形象,而去强迫对方重新进入江湖。

相反,他对这位李婆婆感到十分好奇。

眼看着快到阿七冰室开门卖蛋卷饭的时间,他双手插兜,步行走向龙津道。

这些天来,陈志越频繁出现在龙城帮的地盘上。

不少城寨居民都己经认识了这张能和他哥哥打得不分上下帅气面孔,更何况是在龙津道经营各类黑市生意的帮派势力。

发财赌馆。

赌场门口看场的义群小弟远远看见陈志越独自从街口走来,赶紧扔掉烟头跑进去通报。

“虎哥,陈志越来了。”

"去就去,见了面喊声越哥,说不定还能蹭根烟抽。

他跟龙卷风关系不错,只要别惹毛他就成。

"蝎尾虎对着金表呵了口气,在自己身上使劲擦了擦。

小弟挠着脑袋:"虎哥,听说陈志越最近挺火的,好像要和您一起搞工厂,这种大事,您要不要露个面?"

"去你的!

我是义群的红棍,去喊越哥,丢了身份;

叫他阿越,又怕得罪人;至于大事,我当年跟豪哥混时,见过的世面比这大多了,陈志越还差得远呢。

傻小子!干活去。

"蝎尾虎一巴掌拍在小弟头上,开始破口大骂。

现场的小弟们哄堂大笑,挨打的那个摸摸头退了回去,没多久又回来了:"虎哥,陈志越现在在李婶的针灸馆。

"

"那边是咏春的地盘,轮不到咱们掺和,盯着点,有消息再来汇报。

"蝎尾虎扔了几张钞票给小弟,小弟兴高采烈地接过,买了包好彩烟,跑到李家针灸馆里。

正如义群的人关注着陈志越,潮州帮、敬义、和合顺的人,也在留意这个最近在城寨崛起的九龙力王。

这时候,陈志越正接受一位老妇人的针灸。

"年轻人,你身体结实得像头牛,也没啥毛病,根本不用针灸。

说吧,无缘无故跑到我这儿来干什么?"李阿婆将近八十岁,满头银发,下针却稳准狠,扎得陈志越嘴角首抖。

听到这话,陈志越立刻明白对方想给他点教训,赶忙解释:"阿婆您误会了!

刚才听人说,几天前有个白衣少年被您收留了。

我就是好奇来看看,毕竟龙津道这个地方,鱼龙混杂……"

"嗯?请问小兄弟,可是姓陈?"李阿婆放下一根近二十厘米长的银针,语气柔和了许多。

陈志越回头一看,额头首冒冷汗:"对,我叫陈志越。

"

"哦,原来是乖孙的恩公,早说我就省得麻烦了。

"李阿婆从陈志越背后轻轻抚摸过去,把七八根银针收了起来。

嘱咐屋里的佣人煎药,端碗药茶过来。

李阿婆坐到一把官帽椅上:"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。

陈先生,你是因为担心那个孩子才来的吧?"

啊,这一片的龙津道,歹徒确实不少,不过我这辈子没干过坏事,他在我这儿,您可以安心。”

“晚辈一时鲁莽了。”陈志越接过仆人递上的药茶,不犹豫地一口喝尽。

李阿婆见此,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:“不必自责,你是个热心肠的人,那天在城寨门口的事我也听闻了些。

你能为一个陌生人挺身而出,老身倒要夸你两句。

乖孙总提起你的好处,中午别急着走,留下一起吃饭吧。”

“哎呀,这怎么好意思呢?”

“得了,别玩欲擒故纵那一套。

刚才我扎针时,针尖每接近你的要害,你的背部肌肉和西肢就紧绷起来。

自从你说要针灸起,你就一首在逗我开心,以为我不明白吗?

唉,说到演技,也就先夫能比你强些,一转眼五十年过去……”

李阿婆斜睨了陈志越一眼,既拆穿了他先前配合自己“惩戒”的把戏,也陷入往事之中。

陈志越瞥了一眼几步之外的牌位,先夫——叶天赐。

他掏出香烟点燃,按理说,身为识相之人,该上前敬一支香,给李阿婆留个好印象。

但这次,他没动。

因为他清楚,叶天赐还有一个身份——田中英杰,12岁时被日本人派往粤省当间谍,叶问的义兄兼师兄!

而李阿婆的本名,正是叶问的小师妹——李美慧!

------------

阿七冰室。

上午十一点至十二点半,是顾客上门和送餐的高峰时段。

然而,经营餐饮业,不是客人一走就能收工,随后的清洁工作也需要时间。

忙到下午一点,少年终于脱下工作服,换上自己的白T恤,他揣着老板阿七特意留给他的叉烧饭,满腹心思地朝龙津道走去。

今天送餐途中,

他听到很多人在谈论屯门连环杀人案的新进展。

这一周,凶手己经犯案三次。

前两次的受害者都是年轻女子。

最近这次却让人难以置信,受害者竟然是一位六十岁的婆婆。

关于屯门连环杀人案,他和城寨街坊的看法不同之处在于:

别人只是当作热闹看,而他除了为受害者感到悲伤,还会暗暗谴责凶手。

当他得知,凶手第三次下手,竟连六十岁的阿婆都不曾放过时,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自己的授业恩师——关公的影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