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南安郡王府

王夫人房中,周瑞家的正将黛玉处晴雯的话添油加醋地回禀给王夫人。

王夫人皱眉,不大相信,“林姑娘就这么由着她骂?”

周瑞家的道,“太太还不知道,林姑娘最是小性心窄,只怕晴雯这小蹄子就是背后得了林姑娘的授意才这么说,不然她一个奴才敢这么下太太的脸面?”

王夫人闻言心中己然信了七八分。

林家那两个丫头和她娘一样讨人厌,专和自己不对付。

王夫人刚嫁到贾家时,贾敏还未出阁。

贾敏精通诗书,姿容美艳。仗着贾母的宠爱,背地里嘲讽王家的姑娘只知道看账本,一身铜臭味。

从此,王夫人便在心中记恨上了贾敏。

连带着也不喜黛玉与林瑛玉。

“晴雯曾是老太太的人,身契又给了瑛姑娘,她们仗着这点才敢这么嚣张。”

王夫人忽而庆幸,幸好早早将晴雯送了出去,若留在宝玉身边,定然又是下一个金钏。

恰逢凤姐来送南安王府的请帖,说的郡主及笄,请贾家夫人小姐前去观礼。

“因着宝玉生病,老太太也不舒服,家里乱糟糟的我走不开,你带着姐妹们去吧。”王夫人强压下心中的气,吩咐凤姐。

凤姐问:“南安郡王就这一个妹子,到时不知多少家都去,还请太太示下,这礼该怎么送?”

王夫人摆手,“你做主便是。”

凤姐却是面露难色。

她挥退了房中的丫头,咬着牙轻声道:“若送的厚了,只怕府中只应不开。”

王夫人面色一变。

自宝玉生病,她无心过问府中事务,竟不知府中到了这般田地。

往日里虽难,却难不至此。

“这才不到六月,距离庄子送租还有半年的光景呢。”凤姐叹息。

自元春省亲兴建大观园后,贾府内的财务便周转不开了。

凤姐悄悄用自己的嫁妆体己暗中贴补,可窟窿愈来愈大。

若非实在难以转圜,她决不愿将此事捅到王夫人面前。

素日里杀伐决断的琏二奶奶,怎能让人看穿她掌家时的捉襟见肘?

纵是寅吃卯粮,她也宁可强撑到底,总好过落个无能之名。

“既如此,便将......”王夫人思索了半日,低声在耳边吩咐凤姐。

凤姐闻言,眼角一跳。她踌躇地看向一旁的周瑞家的,“我还年轻,没经过这些大事。不如太太让周大娘跟我去,也更放心些。”

王夫人点头,“办的小心些,别让旁人瞧着了。”

凤姐领着周瑞家的而去。

及笄礼当日

凤姐领着三春,黛玉林瑛玉与薛宝钗宝琴几人一同乘上了马车。

南安郡王府的请帖名录上并无薛氏,但孝行长公主传来口谕,说让贾家大观园里的姑娘一同前去观礼。

薛宝钗薛宝琴得以跟随。

马车未到南安王府,己远远听着府内锣鼓齐奏,响夺钧天。

待马车停至王府外,恰逢史家马车送湘云独自前来。

上次百花宴后,史三姑娘史五姑娘便被关了禁闭,到现在还没放出来。

“瑛姐姐,林姐姐!”

湘云提着裙摆小跑到了黛玉与林瑛玉身旁。

薛宝钗脸色微变。

湘云曾与薛宝钗最为要好,为着薛宝钗多次当众挤兑黛玉。

可如今在湘云的心里,林家两个姑娘己然排到薛宝钗的前头了。

众人被引到花厅观礼。

亭内彩带高悬,客人如蚁,十分热闹。

须臾两列婢女鱼贯而出,簇拥着郡主盛装而出。

郡主自幼受太妃与南安王娇养,如明珠般美好。

她身着大红宫缎裙,额角上贴着飞金牡丹花钿,及腰长发铺在后腰,耳尖各坠着一串金灯笼,金灯笼间衔着拇指大的明珠,步履间叮当作响,金光闪耀。

众人一时都屏住了呼吸。

不愧是南安王府唯一的郡主。

老太妃端坐在上首,笑意盈盈地看着郡主跪地行礼,在老嬷嬷为郡主盘发后更是亲手取来一尾凤凰发钗簪在郡主发间。

人群中有女眷悄声问:“今日这典礼如此盛大,怎得路过前厅时不见王爷,独太妃在此?”

有知晓内情的夫人答:“南安王奉旨靖边,赶着日子就要启程,许是有军务在身不得空罢。”

隐在众人间的林瑛玉听到此言,目光落在了身旁的探春身上。

原著中,南安王战败,太妃收了探春做义女,替郡主远嫁外藩。

她的到来无形中引起了许多变化,不知探春是否还会走上和亲之路?

厅内一声高喝,及笄礼成。

夫人们被请至花厅外喝茶,而姑娘们便被引到王府亭内作诗。

能容纳数百人的凉亭中西处放着冰盆。

等了片刻,郡主换了一身家常轻薄衣衫款款而来,身旁是孝行长公主。

“见过长公主殿下。”众人纷纷起身行礼。

“林妹妹,你过来挨着我坐。”

孝行长公主一眼看到身着珍珠衣的黛玉,伸手唤道。

席间的目光纷纷落在黛玉身上。

黛玉今日为显低调,在珍珠衫内里配了袭鸭青色长衫,除了滚贴银边,连一朵绣花都没有。

头上也只簪了朵时兴的绢花应景,和别家姑娘相比,称得上素净。

即使如此,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关注。

众人见珍珠颗颗光滑硕大,猜测定是宫中所赐,却不知她是谁家姑娘,故而没人上前搭话。

不想这就是林家的小姑娘。

众人正感叹间,忽而惊觉,这个小姑娘,先受到圣上的格外眷顾,如今又得长公主青眼。

放眼京中,除了皇亲国戚外,没有臣子家的女儿能比的上她。

凭什么?

难道就凭她命好?

迎着众人异样的目光,黛玉微笑着走到长公主身边,道,“臣女僭越了。”

语毕款款落座,整套动作浑然天成,不加矫饰,让眼红者无可挑剔。

郡主也笑着喊她相熟的湘云坐在身侧。

众人纷纷落坐。

长公主坐在上首,用团扇遮面,“今日元佳及笄,特设诗会。你们各赋新诗一首,由本宫与郡主共品。魁首当赏。”

说罢,悄悄在团扇后朝黛玉挤了挤眼睛。

黛玉抿唇敛去眸中笑意,面上仍是恭顺之色。

郡主闻言愈发觉得面上有光,“还请殿下先将彩头示众,好教诸位姑娘笔下生花。”

今日及笄礼,为了示好南安王府,众家的贺礼一个比一个珍贵。

荣国府送来的礼单首念唱了一刻钟才完毕。其中许多物件更是见都没见过,饶是太妃听了,也喜笑颜开。

有前头这么多的礼衬托,众人都好奇长公主会拿出什么彩头。

待宫人掀开盘子上的锦缎,众人都迷惑了。

这是何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