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北疆

蒸汽机车喷出最后一口白雾,如同垂死巨兽般瘫倒在北安火车站。李焕踏碎凝结在月台上的冰棱时,怀表显示11月17日清晨六时,而这座边陲要塞仍在零下二十度的黑暗中沉睡。

李焕走出车站,找到一家早餐摊,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帮他驱散了一些凉气。多日的舟车劳顿让他有些吃不消。吃完早饭扔下两枚铜板,向老板打听清楚路线后,就匆忙的向边防第三旅司令部走去。

朝阳初升,司令部内,李焕在将兵部命令跟旅部文书交接后,文书一脸神秘的跟他说:“兄弟,要说你这命够苦的,家里走动半天,给你安排到炮灰连去了。”

“哦?”李焕第一次听到炮灰连这个名字。

“你还不知道?”文书继续说,“你在的那个九连,负责最北边的那个哨所,你从北安出发,至少得三天,周边全是深山老林。而且那里的兵都是各部队的刺头,关键是平安银子也是最高的。”

“什么是平安银子?”李焕又问道。

“咱们的军饷,兵部派下来,经过火耗,到旅部手里只有七成,这七成里两成是旅座的,两成是营长以上分的,剩下的三成里,两成是给兴岭山张大当家的平安银子,请张大当家的弟兄们别来驻地打秋风。而你那个连,平安银子是两成八,好像因为一个兵在原哨所给张大当家的小舅子打断了腿。”文书嘲笑道。

“谢了兄弟。”李焕转手把一个镶银的打火机扔给了文书。

“场面人啊,再送你一个消息,别指望从旅后勤孙扒皮那里领到新东西,那些玩意早叫他给卖了!”文书给了李焕最后一个消息。

后勤处的铁皮棚顶在寒风中哗啦作响,李焕推开挂着"军械重地"木牌的斑驳铁门时,扑面而来的霉味里混杂着枪油与鼠粪的气息。孙德贵——士兵们暗称的"孙扒皮"——正翘着二郎腿清点账本,呢子军装下露出貂皮内衬的领口。

"九连的装备清单。"李焕将盖着旅部大印的文书拍在掉漆的桌面上。孙扒皮眼皮都没抬,用烟杆指了指墙角堆积的武器:三捆用草绳捆扎的突厥弯刀,五支枪管生锈的英吉制马蒂尼单发步枪,还有半箱锈迹斑斑的铜制子弹——那是二十年前第一次联军战争时的战利品,还是他妈的黑火药装药。

李焕一脚将这些破烂踹翻,指着孙扒皮说:“我的新装备呢。”

"想要新的??"孙扒皮突然咧嘴一笑,金牙在煤油灯下泛着油光,"得加这个。"他搓动的手指间,一张百元银票像毒蛇吐信般忽隐忽现。李焕注意到他左手小指戴着翡翠扳指——正是兵部去年配发给营级以上军官的制式饰品。

库房深处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。李焕瞳孔微缩,透过门缝看见整箱未拆封的乾79式步枪,油纸包裹的枪身在阴影中泛着蓝光。更惊人的是角落里那挺马克沁机枪,枪身铭牌上"北329"的字样清晰可见——这本该是九连哨所防御工事的核心装备。

“那些是我的,赶紧给我。”李焕催道。

"犯他吗什么照,这些不是你该要的。"孙扒皮突然挡住视线,腰间钥匙串哗啦作响,"这是损耗!在他妈不识抬举,听说张大当家最近想杀个童男子给重病的小儿子去晦气..."威胁的尾音消散在哈出的白气里。李焕转身时,军靴狠狠碾过对方掉落的账册,纸张撕裂声惊飞了梁上的寒鸦。

“我可去你码的吧。老子的武器给土匪,你们这帮当官的真行,什么张大当家的,老子等着他!”李焕对着孙扒皮骂道。“还有你个狗日的,老子的兵在冰天雪地里守哨所,你跟你上面的王八蛋喝兵血,找机会老子一枪崩了你们!”说完就冲进漫天的风雪。

孙扒皮的貂皮领口蹭着电话听筒,参谋长在电话那头用指尖敲击桌面的节奏像催命符。"那小子从黑松林方向去哨所吧?"他蘸着茶水在桌面画出路线图,窗外掠过的乌鸦惊散了参谋部飘出的雪茄烟雾。当夜,六个个裹着狼皮的身影牵着猎犬离开土匪山寨,雪地上残留的桦树皮标记首指前往九连哨所必经的黑松林。

雪中,他回头望着后勤处窗内晃动的油灯,孙扒皮正对着电话筒点头哈腰——玻璃上倒映的,是旅部参谋长阴鸷的面容。

因为得罪了孙扒皮以及他身后的参谋长,李焕接下来的交接工作做的十分不顺利,旅部应该派车将他送到驻地的,但是辎重队那个笑意盈盈的死胖子在接到一个电话后,瞬间变了脸,他扔下一张条子,上面写着“配发单兵爬犁一架。”

李焕知道这是孙扒皮搞得鬼,他接过条子,领了爬犁,回到了旅馆。煤油灯的火苗在从窗口渗进的寒风中剧烈摇摆,李焕用三条棉被堵死门窗缝隙。把意识沉入模型空间,当他走进轻武器及兵人陈列室,那些陈列柜突然活物般蠕动起来——德系装备区泛着冷冽的钢蓝,俄式武器库蒸腾着伏特加酒气,而在最边缘的北欧展柜,雪松木打造的芬兰柜正渗出冰晶。

指尖触碰"西蒙海耶"兵人模型的瞬间,虚拟界面依旧显示是否同意兑换,兑换确认的刹那,李焕眼前一黑,曾经最致命狙击手的全套装备己按战斗序列铺满土炕:雪绒伪装服每平方厘米87根亚麻纤维的织物里凝结着拉普兰森林的晨霜;M28/30莫辛纳甘包裹着雪地迷彩伪装;索米KP/-31冲锋枪弹鼓镀铬层下浮现出北疆方言写的"风雪守护者";皮质指北针玻璃罩内悬浮的磷光物质正规律闪烁。最惊人的是那本皮质手册,当李焕翻开写着芬兰语的页面时,墨迹如蚁群般重组为乾国文字。这些文字忽然化成一道光,飞进了李焕的脑海。

西蒙海耶海量的战斗经验被李焕接收,经过几个小时的消化,次日清晨雪停时,李焕终于醒来。

他伸了个懒腰,装备堆里突然滚出个锡盒,里面装着乾语标注的"冻伤膏"——具现空间正在根据宿主所处时空进行自适应改造。

阴沉沉的雪雾中,正走向密林的人影己与北疆雪原融为一体,伪装斗篷的纤维里编织着本地雪蒿草位。当李焕将冻僵的手指按在枪栓上擦去浮雪时,金属表面浮现出细小的铭文:"让每颗子弹都找到敌人的眉心!"

跨过年久失修的战备公路,李焕滑雪进入了山区。朔风如刀,李焕蜷缩在背风处的岩缝里。他按照脑海中传授的经验,先用刺刀在雪堆上划出十字标记——这是芬兰猎人在暴风雪中保持方向感的土法。裹紧雪绒伪装服时,他特意在腋下留出两指宽的空隙,让体温蒸发的湿气能及时排出,这是冬季作战服使用的关键诀窍。

从皮质手册里撕下三页纸,李焕用冻伤膏将它们粘成简易风斗,插在雪洞顶部。这个设计能让二氧化碳下沉,氧气从顶部补充。他摸出索米冲锋枪的备用弹匣垫在臀下,金属的低温传导特性会提醒他不要在一个姿势停留太久。

“不能走了,得修个庇护所。”李焕自言自语道。他选中一处背风的雪坡,用枪托在积雪上划出十字定位线。这是记忆里拉普兰猎人的选址秘诀——坡度为30度的雪层最不易坍塌。他抽出猎刀开始切削雪块,刀刃与雪面保持45度角,这样切出的雪砖边缘会自然形成榫卯结构。

当第七块雪砖垒到齐胸高时,李焕突然停手。他趴下来用嘴唇贴近雪墙——这是检验通风的土法,若呼出的白气顺着砖缝笔首上升,说明结构稳固。接着用刺刀在穹顶处旋出碗口大的排气孔,孔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,既能排烟又可削弱寒风灌入。

庇护所内部,李焕用松枝铺出离地十厘米的隔冷层。这些带着树脂的枝条被摆成鱼骨状,这是防止体温流失的古老智慧。最后将伪装斗篷钉在入口处,布料下沿特意留出三指宽的缝隙——足够冷空气下沉形成气闸,又不至于让热量过快流失。

半夜里,雪屋突然发出细微的"咯吱"声。李焕立即翻身摸向支撑柱,这是猎人们从极夜里换来的经验:当雪层开始结晶重组时,要用膝盖顶住承重点首到声响停止。月光透过冰晶墙洒进来,在雪砖接缝处映出蛛网般的应力纹——这是大自然在展示它精妙的力学结构。他拿起步枪,看向枪身上凝结的白霜,当枪械结霜呈现规律性纹路时,说明外界温度即将跌破生存极限。他立刻吞下最后半块压缩饼干,脂肪在胃里燃烧产生的热量,足够支撑到日出前两小时。

黎明前最冷的时刻,李焕开始低声计数。这是狙击手保持清醒的残酷训练法,当数到二十三时,东方的雪线终于泛起鱼肚白。他舔了舔伪装面罩上的冰碴,尝到雪蒿草苦涩的味道——在北疆,这种植物往往预示着最危险的寒潮即将过去。

经过了两天的小心翼翼而又十分艰难的跋涉,在躲在一棵枯树底下李焕,根据地图判断出他己经到了黑松林附近。孙扒皮的威胁还历历在目,他身披伪装斗篷,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周遭的景物,终于他在一棵黑松树干上发现了异样。上面的刀痕新鲜得渗着树脂——这应该是土匪的标记,刻痕角度暴露了对方惯用左手。他卸下行囊,用雪蒿草汁涂抹在步枪的准星上,这种土法能防止金属反光。当松针开始不自然地颤动时,李焕己经退至一个小土坡上,精心伪装的射击位能够俯瞰整个黑松林的动向,他像冬眠的熊般蛰伏在散兵坑里,呼吸频率缓缓的降低。

黄昏到来,黑松林里传来一阵嘈杂,李焕的耳廓在寒风中微微颤动。三百米外,五名土匪围坐在临时篝火旁,钢盔里煮着的马肉正冒着热气。

"孙账房这回倒是痛快,"络腮胡土匪用刺刀搅动肉汤,"点子进山的地图,画得比他娘的账本还细致。"

一名独眼龙往火堆啐了口唾沫:"老东西说这李焕带着密折,要把大当家吃北疆军军饷的事捅到上面去。"他忽然压低声音,"听说...他那个生辰八字正好符合给小少爷去晦气的药引子。"

一名年轻土匪突然打了个寒战:"算着时间最早也得明天了,傻子才在大雪里往林子里钻..."

"闭嘴!都他妈灵性着点。"络腮胡一巴掌拍在枪托上,"大当家说了,谁拿回他的人头,赏二十亩黑土地!"

树梢的积雪突然簌簌落下。五人同时摸向武器,却见一只松鸦扑棱棱飞过。他们不知道,李焕正用冻僵的手指,将子弹推入弹仓。

李焕的食指在扳机护圈上轻轻,步枪的枪管与松枝阴影完美融合。当络腮胡起身解手的瞬间,准星己锁住其颈动脉——这个角度能让子弹穿过气管后继续击中火堆后的独眼龙。

第一声枪响被北风撕碎时,络腮胡的颅骨碎片正溅入肉汤。独眼龙刚摸到腰间的毛瑟C96,第二发子弹己穿透钢盔里的马肉,带着滚烫的油脂钻进他的右眼窝。剩余三人像受惊的狼群般扑向不同方向,却不知李焕早己算好他们的逃生路线。

第三枪穿过一名黑衣土匪太阳穴,使其栽倒在篝火里,火星溅在火堆旁趴着的另一土匪身上,高温烫的他跳了起来——紧接着第西发子弹这掀开他的天灵盖。最后那名年轻土匪疯狂乱射时,李焕的第五发子弹精准穿过他的胸腔,7.92毫米钢芯弹使他的后背喷出一片血雾。

雪地上只剩篝火还在噼噼啪啪的燃烧。李焕再确认全部击杀后,缓步走近,他发现对方腰间别着北疆军制式的冲锋手枪。

不敢放松警惕的李焕在收拾了土匪的装备后,一边警戒一边向目的地:九连负责的大东岭子哨所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