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末考结束的短暂松弛,很快被一张薄薄的纸片打破——文理科分班意向表。
班主任老陈郑重地将表格发到每个人手里,少有的神情严肃:“同学们,这不是一张简单的表格。它决定了你们未来两年的学习方向,甚至很大程度上,影响着你们高考能报的专业,未来的职业道路!重要性,不亚于高考!拿回去,务必和父母好好商量,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、特长和未来的规划。学校要求必须家长签字,15号返校领成绩单时,把签好字的意向表交上来!”
教室里瞬间弥漫开一种比考试更凝重的气氛。兴奋的议论、迷茫的询问、对未来隐隐的担忧交织在一起。俞甜甜拿着表格,立刻和同桌讨论起文科班帅哥会不会更多;葛建英则推着眼镜,仔细研究表格背面的文理科专业对照表;胡丹有些犹豫不决,她的文科理科成绩都不算突出;班长王巍拿着表格,下意识地看向许焕的方向。
许焕握着这张薄纸,感觉它重若千钧。她几乎没有犹豫,心里早己有了答案——**理科**。她喜欢物理世界清晰的逻辑,享受解开一道复杂力学题时的酣畅淋漓;她沉醉于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,那些分子式在她眼中如同构建世界的密码;数学虽然艰难,但攻克难题带来的成就感无与伦比。她的理科成绩,尤其是物理和化学,一首在年级前列。文科虽然也不差,但相较之下,她更享受在理性和逻辑中遨游的感觉。
然而,“家长签字”西个字像一道冰冷的枷锁。她知道父母会怎么想。
晚上,她拨通了省城家里的电话。电话那头是嘈杂的背景音,似乎父母正在忙生意。她深吸一口气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坚定:“爸,妈,学校要分文理科了,需要家长签字。我想学理科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接着是母亲王桂芬拔高的声音:“学啥理科?学理科多费脑子!你看你堂叔,学文科,上了师范,现在在村里当老师多好!稳定,体面,将来结婚生孩子了还能顾家!你学理科,以后能干啥?当工程师?那多辛苦,都是男人的活儿!听妈的,学文科,以后考师范!”
父亲许建国的声音也在一旁附和:“是啊焕焕,你妈说得对。师范多好,毕业就能分配工作,离家也近。你是女孩子,不用那么拼,找个稳当工作最重要。早点工作也能帮衬家里,你弟弟学艺术花钱多……爷爷奶奶老了,你在身边也好照顾呀,他们带大你多么不容易”
又是这样!许焕的心一点点沉下去,像浸在冰冷的河水里。弟弟学艺术花钱多,她就应该牺牲自己的兴趣和擅长,去选择一个“稳当”但并非她所愿的方向,只为将来能“帮衬家里”?他们规划着她回村当老师的人生,却从未问过她想做什么!
“爸,妈,”许焕的声音有些发颤,但努力保持着清晰,“我理科成绩更好,我更喜欢学理科。物理和化学我都拿过年级前二十。文科……我虽然也能学,但不是我的强项。而且,学理科以后也有很多好专业……”
“成绩好有什么用?”母亲不耐烦地打断,“女孩子家,最终不都要嫁人?学个师范当老师,说出去好听,时间也多,以后照顾家里方便!你尕爸就是榜样!听我们的,填文科!让你爸签字!”语气斩钉截铁,不容置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