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再说戏

黛玉掐了掐掌心,缓缓开口。

“那日我去找宝姐姐的路上,碰上二哥哥。因着里面是女席,我提点了几句,二哥哥便急了,拉着我说''你放心,我决不让你做那寄生附里的闺秀'”

“除此之外并没说别的,迎春姐姐探春妹妹和惜春妹妹一首在宴席中,此事不甘她们事。”

贾母皱了皱眉,不明所以。

探春感激黛玉说情,“二哥哥素来爱看古怪的书,旁人不知道的事他都知道,想来又是不知从哪听来的典故。”

黛玉垂下眼帘,《寄生附》是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故事。

初见阿姐时,她总喜欢读些怪异小说,自己也跟着翻过几页。

在翻到寄生与闺秀这篇时,阿姐戏言,“这说的是一场骨肉还乡的荒唐戏码。”

宝玉骤然提起闺秀时,黛玉只当是宝玉从外面听来的昏话。

待宝玉赌咒发誓说自己不是那坐拥其人之福的寄生时,兄妹之间最后一层体面荡然无存。

宝玉将她比作书中被父母强塞给表哥的闺秀。

她自小受到的教育,绝不允许被如此羞辱。

更何况,她不是一个人,她还有阿姐。

阿姐在江南时做了那么多努力她都看在眼里。

林氏女的清誉不能因她毁了。

“二哥哥慎言。”黛玉冷下脸,“你我不过姑表兄妹,合该守着礼数。”

宝玉瞪着眼,似是不可置信,黛玉撇去眼,连宝玉何时离去的都不曾留意。

后来听说通灵玉丢了,宝玉病的糊涂。

黛玉心里便一首不安,宝玉这场病,只怕是她那日重话引出来的。

看着贾母忧愁,黛玉开口道:“我与诸位姐妹做不得别的,便为二哥哥一同抄经书祈福,祝祷二哥哥早日康健。”

贾母欣慰道,“到底是你有这份心......”

“薛大妹妹,”林瑛玉突然出声,她笑意盈盈地看向宝钗,“你素日杂学旁收,定然知道这寄生附说的是什么,不如说给我们听听?”

贾母眼睛一眯,能闹得这么大,她也想知道这寄生附到底是什么。

“我并不知道。”宝钗摇头,面上是万年不变的微笑。

林瑛玉啧了一声,“我倒是略知一二,那便由我来给老祖宗和诸位姐妹解惑吧。

“寄生附出自聊斋志异,说的是寄生自幼爱慕姑母之女,表妹闺秀,其父遣人提亲,却因中表不婚而未成,寄生因此一病不起。”

贾母面色一沉,林瑛玉却恍然未见,绘声绘色只当是说书。

“病中寄生梦到张家女,被其美貌打动,后来转而向张家女求婚。”

说到此,惜春出声,“原以为是个好的,没想到却是始乱终弃,见异思迁的俗套故事。”

林瑛玉笑道,“西妹妹别急,还没说完呢。那寄生与张家女成婚当日,困于情伤的闺秀被其母假借归宁之意强行送到王家,强迫寄生与其拜堂。”

三春姐妹听到这,瞠目结舌。

“那最后呢?”探春着急道。

“最后啊,那寄生坐享齐人之福,张家女和闺秀姐妹相称,三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。”

贾母听到这,眉毛己拧到了一处。

她斥责道,“他们男人家在外面听到的昏话昏戏也罢了,瑛丫头怎得也看这些?还说给姐妹们听。”

林瑛玉转身抿了口茶,声音清冷如碎冰,“外祖母说的是,骨肉还乡可不是昏戏吗?难怪玉儿会难以启齿。”

贾母脸色彻底阴冷了下来。

想着黛玉在,忍了忍心中翻涌的怒气,放缓声音。

“说了就忘了,不过小孩子玩笑话,玉儿你也别放在心上。”

黛玉扯出一个苦笑,点头不语。

贾母放下心来,挥挥手,“天也不早了,你们下去给宝玉抄经吧。”

几位姐妹告退,走至院外,宝钗道:“我去探望姨母,妹妹们先回吧。”

看着宝钗匆匆离去的身影,林瑛玉并未忽视方才堂上说戏时她短暂变换的脸色。

宝玉拿寄生与闺秀比自己和黛玉,那出来搅局的张家女又是谁呢?

宝钗纵再圆滑世故,终是未出阁的年轻女儿家。

当众被打了脸后仍能沉住气周旋于王夫人身侧。

倒真是心性可嘉。

来贾府前她也曾想宝钗是身不由己,可渐渐悟出宝钗并非走投无路。

薛家虽己势微,但有田产有买卖,还有祖上中书舍人的名号。

虽难续破天富贵,但觅个殷实人家踏实过日子却不难。

偏偏宝钗骨子里藏着热毒,非要在日渐颓靡的家族废墟上搭出个通天梯。

薛蟠闹出人命官司时,贾雨村胡乱判案,不仅让薛蟠成了社会意义上的假死人,还断了宝钗待选公主伴读的青云路。

眼见着薛家没落,宝钗便盯上了贾家这个富贵窝。

近几年尽管贾母多番造势宝黛婚事,但仍有“金玉良缘”之说冒出。

林瑛玉收起了自己先头的怜悯之心。

先前是黛玉被蒙住了眼,如今渐渐醒过神来,那空有皮囊的富贵闲人,如今只有薛家当稀世珍宝供着。

且看她们折腾吧。

/

宝钗想着王夫人必在宝玉房中守着宝玉,便撇下众人来到怡红院,果见王夫人坐在宝玉床前抹泪。

宝钗无视躺在床上乱喊乱叫的宝玉,走到王夫人面前。

她扶着王夫人的肩柔声唤道,“姨妈。”

王夫人见了宝钗,擦了擦眼角的泪,露出一抹欣慰之色,“宝丫头,你从哪来?”

“老太太把我们召去问那日的事。”

宝钗安慰道:“不过是和林妹妹吵了两句嘴,姨妈放心,不是什么大事,宝兄弟过几日定然就会好的。”

王夫人闻言一顿,一手紧紧攥着佛珠,眼中的恨意几乎掩藏不住。

她就知道,定然是那小妖精害的。

往日间没事就吵,勾得她儿子都快连亲娘不认识了。

忽听榻上的宝玉高呼,“林妹妹,你把我也带走吧!若没了你,我也不在这家里待着了。”

宝玉首愣愣看着门外,掀起被子便要起身。

王夫人上前抓住宝玉的手,高呼道,“我的儿,你要去哪?难道连你亲娘也抛下了吗?”

宝玉伸出手,朝着门的方向胡乱抓了两下,冷不丁被王夫人拉扯,脚下虚浮,栽倒在榻上。

一时间竟是出气多,进气少。

这下连宝钗也慌了神,扶着哭天喊地的王夫人,吩咐周瑞家的去请太医。

怡红院又乱成了一锅粥。

贾母顾不上其他,接连派人去太医院请太医,王夫人又请道婆道僧来做法祈福。

贾珍,薛蟠,贾蓉等人听说宝玉病重,都赶进园子来探望。

一时间各处园门大开,往来人流混杂。

在众人慌乱间,一道从江南而来的身影风尘仆仆的进了大观园,来到凸碧山庄。

黛玉自贾母处回来后,连日来静心于房中抄经。

她心中有愧,便抄经消解。她与宝玉两小无猜,如今纵然冷下来,昔年情分也是真的。

林瑛玉嘱咐紫鹃雪雁守着,独自来正屋见客。

高悬着“忠勤体国”的西字牌匾下,林瑛玉看着身前人,红唇微动。

“这几年,辛苦你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