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二公遭弑 前719年

宋国殇公遭弑,庄公冯立登台。华督乱中来,权力纷争似海。

卫国州吁(yù)谋逆,结盟攻郑城垓。东门久围未堪开,内乱旋生祸败。

嘿,各位历史探索者们,欢迎来到公元前719年的历史现场,这一年,宋、卫两国的局势那叫一个跌宕起伏。《史记·宋世家》记载:“殇公十年(前719年),太宰华督弑殇公,立庄公冯。”宋国内部风云突变,公子冯登上了国君之位,成为宋庄公。与此同时,《左传·隐公西年》也记录下了另一桩大事:“卫州吁(yù)弑桓公而立……会宋公、陈侯、蔡人伐郑。”卫州吁(yù)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后,联合宋、陈、蔡等国一起攻打郑国,还把郑国东门围了整整五天,最后才撤兵。

咱们先来唠唠宋国内乱带来的政治后果。华督杀了殇公之后,打着“殇公好战,民不堪命”的旗号拥立宋庄公(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),这背后反映出卿大夫势力己经对君权有了很强的操控能力,就好像大臣成了决定国君命运的“操盘手”。再说宋国的外交策略,宋庄公即位后,和郑国的关系有所缓和,《左传》记载“宋及郑平”,不过这也为后来郑庄公攻打宋国埋下了隐患。

再看看卫州吁(yù)这边,他的军事冒险可真是一场大戏。州吁(yù)打着“修先君之怨”的名号,联合宋、陈、蔡去攻打郑国(《左传·隐公西年》),但实际上就是想转移国内的矛盾,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对外战争上。可这联军虽然把郑国东门围了起来,折腾了五天却没能攻破城池,这就暴露出州吁(yù)军事能力的不足,有点“雷声大,雨点小”。而且啊,州吁(yù)在位还不到一年,就被卫国人给杀了,《史记·卫世家》记载“石碏诱杀州吁(yù)”,这表明卫国的贵族们对弑君这种行为是坚决抵制的,毕竟在他们心里,宗法还是很重要的。

从跨文明视角来看弑君现象,也挺有意思。亚述帝国的萨尔玛那萨尔三世(前858 - 前824年)多次镇压贵族叛乱,这和宋、卫的弑君事件一样,都体现了早期政权更迭时充满暴力的特点。不过,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,亚述是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压制贵族,而咱们华夏的诸侯则是依靠宗法来平衡权力,就好比一个靠强硬手段,一个靠道德规范,方法不一样。

但历史总是给我们留下一些谜题。比如说州吁(yù)联军的战术细节,《左传》就只说了“围郑东门五日”,兵力怎么配置的,后勤保障做得怎么样,全都没提。还有宋庄公的治国举措,宋国内乱之后到底有哪些政策调整,文献里没有详细记载,考古也没发现。

预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!明天咱们要看看公元前713年,也就是周桓王七年,郑庄公联合齐、鲁两国攻打宋国,在菅(guān,现在汉语中己经没有这个读音了)地打败了宋军(《左传·隐公十年》);同时,郑国还灭掉了戴国(今河南兰考)。这场军事扩张又会怎样奠定郑国在中原的霸权呢?